7月15日,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。上半年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2.5%,其中,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.4%,实现了正增长。从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,到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,再到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,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。
这是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、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不利影响明显加大、超预期突发因素给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背景下取得的,来之不易,弥足珍贵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把舵、科学决策指挥的结果,也是全国上下凝心聚力、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。
——顶住了压力,得益于科学防疫给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3月份以来,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,波及多个省份,中国面临着2020年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。是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健康,还是以“躺平”的方式换取眼前的经济增长?当时,的确出现了一些杂音。
“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,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,尤其是要保护好老人、孩子。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统一了思想,凝聚了共识,全国上下坚定了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不动摇,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。
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中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,巩固疫情防控成果,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,实际上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。毕竟,中国人口规模巨大,病毒蔓延开来的后果不堪设想,已取得的抗疫成果或将付诸东流,经济发展更无从谈起。只有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疫情,才能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根本前提。
——顶住了压力,得益于上下联动稳经济大盘付出了艰苦努力。
2021年,中国的GDP为114.4万亿元,如此之大的体量意味着,哪怕一点波动都关乎大量百姓就业、生活,关切着民生。这也要求,中国必须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疫情肆虐华夏大地之际,便是中国严阵以待之时。
重大的会议接连召开——3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,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,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;4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。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、全国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电视电话会议、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等也在二季度密集召开。
重要的举措接连推出——国务院不仅针对促消费、稳外贸两大领域先后印发《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》《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》,更集中部署了六方面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,要求各部门5月底前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,并对地方落实稳经济举措进行督查。
难能可贵的是,这些政策既应出尽出,又不搞大水漫灌;既着眼当下,又不预支未来。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力以赴,使得政策效应加速显现: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、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便是最好的例证。
——顶住了压力,也为中国经济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成绩来之不易,但前路依然不平坦。接下来,中国经济又将走出怎样的曲线?关键还是要看趋势。
看消费,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.1%,5月份降幅收窄至6.7%,6月份由降转升,同比增长3.1%,环比增长0.53%,曲线一路上行。看外贸,6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以同比14.3%的增幅实现了超预期增长。5月和6月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趋势,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坚实基础。看引资,今年1-5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,同比增长17.3%,折射出外界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。
善弈者谋势。尽管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不断上升,中国经济稳定恢复面临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,但用全面、辩证、长远的眼光来看待,中国发展的基本支撑、内生动力没有改变,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
我们坚信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全国上下一定能够牢牢把握有利条件,坚定信心勇往直前,中国经济一定能够穿越激流险滩,行稳致远。
商务报道网官方网站 - 商讯、商道、商品、商机、商人、商圈。
《商务报道》编辑部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18号
工信部备案/许可证编号:ICP备17013579号
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82